陆奇演讲笔记:我的大模型世界观

原文

原文:陆奇最新演讲实录:我的大模型世界观

核心观点

社会性拐点核心:一项大型成本从边际变为固定

理解案例:

  • google: 本质是获取信息的边际成本变为固定成本
  • 大模型:陆奇认为大模型是新范式是拐点。因为大模型让“模型”从边际走向固定。他认为人本身就是模型的组合。

人的三种模型与价值

陆奇将人划分为三种模型,我觉得这边调整下名词,避免和后面讲到的“三位一体结构演化模式”中的模型弄混。我们将人本身这个系统划分为三个结构部分:

  • 认知部分:能看、听、思考与规划。偏向感知层面。
  • 任务部分:能执行具体的任务,包括爬楼梯、搬椅子
  • 领域部分:指的是领域知识构成的模型,例如医生、律师

陆奇认为:未来人的关键价值是:你有多大的见解

我的补充:其实大模型根据已有知识训练,他也可以提供见解。我觉得陆奇想表达的应该是人本身独具创造性的、独到的见解。就像苹果砸在牛顿头上猴他的灵光一闪。如果玩《文明6》,其中有个设定叫做尤里卡(eureka),是古希腊语的“我发现了”的意思,这种人独有的灵光一闪和创造性思维,在短期内来看AI是很难具备的。

三位一体结构演化模式来描述复杂系统

陆奇这个三位一体应该是非常高维度的抽象了。总结为:

  • 信息系统:主要是感知层面,例如人模型中的认知可以归纳成在此处
  • 模型系统:信息可以构成固定的模型,或者称之为领域知识。前文人的模型中领域知识可以归到此处。
  • 行动系统:即执行,人的任务部分可以归到此处。

下图从该三个结构部分描述了整个互联网的发展。当前我们的阶段是第二个阶段:计算机系统开始掌握模型,真正理解知识。我们畅享的未来的范式自然将会补上最后“行动系统”这块拼图。所以陆奇是非常看好特斯拉自动驾驶、机器人等方向的。
image.png

下个拐点是“行动”无处不在

如果理解上面三位一体的结构范式,自然也就理解陆奇的这个观点。未来自动驾驶、机器人、机械臂都会被广泛应用,系统的领域知识不仅仅是呈现在数字世界,而是在物理世界中执行与表现出来。

OpenAI的2个坚持

  • 模型架构足够深时,大就是好:当模型有一定深度时,bigness is betterness
  • 任何范式都有个引擎,这个引擎可以不断前进和产生价值:对于OpenAI来说就是其构建于transformer上的模型体系。该模型可以高效压缩信息,掌握知识。有个观点是,如果能压缩信息,说明一定已经得到了知识,要不然没法压缩信息。

知识图谱不要做了

陆奇搞了20多年知识图谱了,不要再做了,没用,得上transformer

模型未来无处不在

人的模型是结构化的模型,chatgpt的模型是学出来的模型,两者可以相辅相成,未来会产生更多模型的生态。

大模型对行业、人的结构性影响

大模型会对各行各业产生结构性影响。不同行业结果不同,大模型带来成本降低,这个基础上有些职业也会有更大需求,例如码农。

大模型时代的机会点

总结的话:

  • 数字化基础相关:各类基础软硬件于基础
  • 数字化能力解决人的需求:相当于利用这些数字化基础做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image.png

对创业者的建议

image.png

人才和组织

  • 创始人:创始人尤其重要,越来越值钱的是愿力合心力。愿力是对于未来的独到的判断和信念,坚持、有强的韧劲。这是未来的创始人越来越重要的核心素养。
  • 工具帮助初创团队加速迭代于验证:多思考,善于在大模型时代用好相关工具
  • 未来人才储备:学习新的工具、培养prompt工程师等等
  • 组织文化建设跟进:积极拥抱大模型时代,写代码、设计如何采用新的协同方式

我的收获

  • 理解如何识别新范式:边际成本转向固定成本,类似公有云的资源共享提升了资源利用率,大大降低了IaaS层的边际成本
  • 三位一体结构演化模式来抽象复杂系统
  • **大模型时代自己该怎么做:**利用好工具、提前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