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曼昆
第1篇 导言
关于为什么学习经济学,觉得挺有道理:
- 有助于你理解你所生活的世界
- 更精明地参与经济
- 更好地理解经济政策的潜力与局限性
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个人决策的四个原理
- 人们面临抉择
-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他所放弃的东西: 这里理解机会成本
- 理性人考虑边际量:边际收益>边际成本时可以采取行动
- 人们对激励做出反应:这个很好理解,政府很多政策调控都和激励有关
人互相影响的三个原理
- 贸易使每个人获益
- 市场经济是一种组织经济活动的好方式
- 政府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整体经济如何运行的三个原理
- 国家生活水平取决于生产物品和服务的能力:单位劳动投入产生的物品与服务数量
- 发行货币过多,会通货膨胀
- 社会面临通胀和失业之间的权衡:货币量增加->物品服务需求增加->提高物价->雇佣更多员工增加产品服务生产。
第2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作为科学家的经济学家
假设->观察->理论->进一步观察->建模
知识点
- 模型建立在假设之上
- 循环流量图
- 生产可能性边界
宏观与微观
引用知乎的一个回答
作为政策顾问的经济学家
实证分析:描述性的,例如设置最低工资不合理导致了失业率上升
规范分析:命令式的,有建设性意义和行动指导的。例如政府应该提高最低工资来降低失业率
强调了经济学对政策、国家管理的影响
经济学家总是意见分歧的原因
价值观、科学判断不同都会导致具体意见的分歧。不过很多共识性还是相同的。
第3章:相互依存于贸易的好处
这篇主要阐述贸易的好处。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效率高,生产总值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也会变好。
理解绝对优势、比较优势。贸易中主要看比较优势。绝对优势只考虑效率,而比较优势有考虑成本。贸易中重复生产是常态,有更低的机会成本,会有更好的收益和全局效率。
第2篇 市场如何运行
第4章: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
需求曲线:表示一种物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图形
供给曲线:表示一种物品的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图形
通过需求与供给曲线找到均衡量和均衡价格
v
第5章:弹性及其应用
5.1 需求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衡量物品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指标。必需品比较没有弹性,像可替代品、奢侈品都富有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计算公式
需求收入弹性
需求的价格交叉弹性
思考
研究需求弹性对定价和收益估算其实是有帮助的。例如对于需求价格弹性,对于有一定需求弹性的商品,不同的定价会影响其购买量以及最终的收益。反之,需求的变化,也会反映到价格上。这个关系是双向的、
5.2 供给弹性
供给价格弹性:衡量一种物品供应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思考
供给价格弹性主要是企业针对市场价格变化,可以用来调整自己产量;或者当市场供给变多时,可以预估价格的变化。
5.3 实践应用
给不种地的农民发钱
下面这个案例很有意思,政府需要控制农产品价格,本质其实是为了提升社会整体运行效率,避免农民劳动力浪费。
石油输出国OPEC为什么不减少产量来提升油价
短期降低产量有效,因为需求弹性比较低,长期来说不行,因为需求弹性长期来看比较场。降低产量,消费者会寻找别的途径,长期来看效果很有限
第6章 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6.1价格控制
- 价格上限会导致供不应求
- 价格下限导致供大于求
生活中限价、最低工资都是这方面的应用。
6.2 税收
- 征税会缩小对应产品市场规模
- 征税是买卖家分摊,向谁收本质一样:征税影响供给曲线,最后实际效果通过税收对供给曲线影响,发现对买家和卖家征税是一样的。所以现在政府都向卖家征税,更好控制。最终实际上是大家一起分摊了税收
- 征税负担在缺乏价格弹性的一侧:缺乏弹性就比较难通过购买量和销售量来做出反应
第3篇:市场和福利
第7章: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
7.1 消费者剩余
一些概念:
- 支付意愿
- **消费者剩余(consumer surplus): **买家愿意为一种物品支付的价格减去实际的支付的价格,用于衡量买家从参与市场中得到的利益,也可以作为衡量经济福利的指标。如果大于0,表示从市场有获利。
支付意愿信息可以计算消费者剩余
7.2 生产者剩余
概念:
生产者剩余(producer surplus):卖家出售一种物品的价格减去其成本
成本可以计算生产者剩余
7.3 市场效率
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是经济学家用来研究市场中买者与卖者福利的基本工具。
仁慈的社会计划者: 类似理性人的概念,表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意愿良好的独裁者。
效率:总剩余最大则配置最优效率
平等:社会成员中平均地分配经济成果的性质
均衡的结果是资源的有效配置,同时也是公平的配置
存在市场势力或外部性等市场失灵的情况,市场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
第8章 应用:赋税的代价
8.1 赋税的无谓损失
税收效应:税收减少了市场规模,无法达到均衡数量。
无谓损失:由于税收导致买家和卖家之间原本有益的贸易活动取消
8.2 决定无谓损失的因素
无谓损失和需求供给弹性之间关系:没有弹性无谓损失小
8.3 税收变动时的无谓损失和税收收入
万物的规则,很多时候都是均衡之道。税收规模和收入之间也符合近似正态曲线。
第9章 应用:国际贸易
9.1 决定贸易的因素
贸易使得总剩余增加。
9.2 贸易的赢家和输家
下图演示对于出口国来说,卖者受益,如果是进口国则相反。
下图情况,通过关税减少进口,增加了国内生产者剩余。
9.3 各种限制贸易的观点
- 工作岗位论:国际贸易消灭了国内一些工作岗位
- 国家安全论:进口大量依赖国外原材料,可能影响武器生产
- 幼稚产业论:新产业需要保护
- 不公平竞争论:不同国家法律法规不同,竞争不公平
- 讨价还价筹码的保护论:国家之间交涉的筹码
第4篇 公共部门经济学
第10章 外部性
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无补偿的影响。有正影响和负的影响。例如生产燃油汽车,带来汽车尾气污染环境;化工厂排污产生环境污染都是负的外部性。
针对外部性的公共政策
计划者需要考虑外部成本带来的影响,避免找到错误的均衡数量。
方法可以考虑引入税收,减少市场规模使得数量接近最优。
矫正税:纠正负外部性影响的税收
管制
补贴
外部性私人解决方法
科斯定理
第11章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根据是否有排他性、消费中的竞争性可以将物品分为以下几类:
重要的公共物品比如,国防和基础研究。
**成本-收益分析:**比较提供一种公共物品的社会成本与社会收益的研究。
公地悲剧:由于负外部性可能导致公共资源的不合理使用
第12章 税制的设计
税收归宿与税收平等
理解下面的例子。关键在于需求弹性。
第5篇 企业行为与产业行为
第13章 生产成本
13.1 什么是成本
利润=总收益-总成本 是比较好理解的,但是需要注意有两种成本类型:
- 显性成本:需要企业支出货币的投入成本
- 隐性成本:不需要企业支出货币的投入成本
会计师财报只考虑显性成本,经济学家个人需要考虑机会成本。
- 经济利润=总收益 -(显性成本+隐性成本)
- 会计利润= 总收益-显性成本
13.2 生产与成本
生产与成本之间关系可以利用工具生产函数和总成本曲线来找到合适的投入量。
- 生产函数:用于生产一种物品的投入量与该物品产量之间的关系
- 边际产量:增加一单位投入所引起的产量增加
成本曲线,需要关注边际产量。如果成本曲线是边际产量递减的,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投入量。
13.3 成本的各种衡量指标
- 平均总成本:总成本除以产量
- 平均固定成本:固定成本除以产量(产量越多,会分摊越多,所以固定成本都是随产量递减的)
- 平均可变成本:可变成本除以产量
- 边际成本:额外一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总成本增加